供水服务趋近科学化 漏损率治理制度化 本报讯(通讯员 吕欣达)中部分公司辖区为老城区,供水半径大,人口密度大,供水服务和漏损率治理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。今年5月份以来,该公司紧紧咬住两大难题的牛鼻子,克服人员少、维修量大等困难,全力以赴攻坚克难,截至目前,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。 堵塞漏洞,提升服务品质 5月份以后,随着我市逐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,中部分公司严格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部署,按照疫情常态化管控要求,在全力保障区域供水稳定、保障企事业单位生产有序进行的同时,积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,多管齐下,持续攻坚。一是对二次供水平台及泵房远程监控系统,设立专人每日监测,通过“二次供水平台监控管理台账”共整理问题47处,全部落实整改(其中二次供水平台数据传输故障23处,监控运行故障24处);二是制定实施《中部分公司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,对方案中涉及的泵房管理、漏水抢修规范施工、井圈井盖管理、消防设施管护等情况,组织相关人员先行自检自查后,接续组织集中进行整改,全面规范了管理;三是不断规范停水信息发布及申报流程,使停水信息申报及时准确,在实施抢修过程中,科学缩小停水范围、缩短停水时间,避免小修大停,保障辖区供水平稳,同时高效完成水箱清洗45处。 多管齐下,攻漏损率壁垒 漏损率居高不下、漏损率治理难度大是一直困扰中部分公司的大难题,虽然是块难啃的骨头,但是他们一直都死死咬住,下定决心攻克它。今年,分公司从各综合所、管网科及调度科探漏小组抽调人员组成3支查漏队伍,开展周期性漏水普查及管网巡线工作;对分区计量平台实施每日专人监测,对区域内水量偏高、增幅较大、供水曲线波动异常等情况,第一时间下区域水量督办单,做到及时发现、快速反应、立即抢修;复工复产后共开展漏水排查及巡线工作143次,共发现各类漏水48处,其中直埋漏水21处、地沟漏水10处,井室漏水15处、消防设施等其他漏水6处,全部及时维修。其中和平路、北京路自然压供水区域治理效果显著,DN600线、DN100两条直埋漏水管线修复后,两处区域水量均下降约1200m3/天。6月份,分公司召开“产销差率治理分析会”,整理完善了《2022年产销差率治理攻坚方案》,根据供水需求变化,合理调整泵房供水压力,对整治后的筑石红、大林幸福家园、桃园山庄、卢瓦尔小镇、万达二期、雾凇泵房下调了供水压力。 下半年,中部分公司针对辖区内吉林大街等共计10处(3处自然压、7处泵后)重点治理区域,对24处区域流量计进行校准、并加装区域流量计8块,用于监测水量开展分区治理工作;对辖区内老旧管线改造1处、散楼改造29处,达到降低产销差率的目的;加装区域闸门8处,更换1处,清掏2处,便于最小流量法查漏工作的开展。
|